Stay on this Road – TAIWAN SPIRITS

TW spirits – Peiyi's Blog


發表留言

泰雅部落─Truwan之研究


這是一項原住民部落族譜、生命史及口述歷史的計畫,計畫本身沒有時間表,只要有題材就會一直進行下去。剛開始,這個計畫是簡鴻模老師個人自發性的研究計畫。前面幾年,他與妻子帶著一群志願幫忙的學生,利用寒暑假到南投部落,一點一滴的進行著進度十分緩慢,資源缺乏相當克難。當年大一寒假,我便加入志願學生的行列,進行了約三週在中原部落的族譜記錄田野工作。過程中,我深深感覺到台灣原住民族有種深刻的生命精神,是我們現代都市人所沒有的,這樣的計畫能為未來深度的學術研究打下基礎,為原住民族留下珍貴的史料。就在行程告一段落,我們都在明湖畔偷閒之際,我向老師提議何不設計成課程計畫,擴大讓更多學生參與,這樣的田野實務是很難得的經驗,受過課程訓練的學生也會有更好的研究品質,才不致另外花費訓練的時間。沒多久,老師真的成功開課,這個系列課程也十分受到學生歡迎,參加過的學生無不讚嘆收穫良多經驗寶貴。相信這幾年下來,一定累積了不少原住民族的田野研究資料!

泰雅部落─Truwan之研究

前言

        泰雅族中的賽德克族(Seediq),以中央山脈可分為東西賽德克,而賽德克其中又分為Truku, TodaTqdaya三語系。在今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眉溪(天主堂、南山溪)部落與互助村的中原、清流社區的居民們,原來同屬於Tqdaya一族。追溯自前人口傳下來可知的共同起源歷史,原由西部平原經埔里往山區遷徙,後來發現廬山溫泉一帶多緩坡地,於是率眾遷來定居。(P.176) Truwan為賽德克一古部落,擁有輝煌的歷史,為Tqdaya的根源地,其舊址位於今天的春陽溫泉區。(DakisPawan口述)

Truwan

        Truwan本意為『祖先之地』﹔是為濁水溪源區,廬山溫泉西南方,海拔一千八百公尺的高地。居高臨下,可眺望霧社與濁水溪流域地區,為抵禦外敵的最佳地勢,他們就在這裡繁衍子孫,自稱Tqdaya,意即『住在高處、深山的人』。早期領域東起廬山溫泉,西迄春陽,隨著人口擴張,在濁水溪流域的河岸地建立許多社群部落,又向西擴展至眉溪上源,整個霧社地區都在Tqdaya的勢力中。於是Truwan 向同一稜線上的低地移動,亦稱為Truwan,是為新社。原址Truwan舊社人口再度增加,約於二百年前先後遷移,此時期建立了Suku等三部落,是為第一次遷徙。約一百七十年前,由新社向外遷移而建立的部落有Mehebu於廬山溫泉上方,又入眉溪上源右岸最遠,為第二次遷徙。第三次為內部遷徙,約一百年前,各社已劃地為界,遷出建立的有七部落,BoarungSuku遷出﹔這時有部分人口越中央山脈向花蓮遷移。(P.176)

霧社事件

        日人領台時期,在南投山區以原住民為擔負伐木的主要勞役,不但俸給薪低,繁重勞役甚至影響部落日常起居與作息,加上日警霸道且嚴重污辱族人尊嚴的作風,令其忍無可忍,抗暴行動時而發生。然而日人強大的壓制與撫蕃政策(五年理蕃計劃)的推動,令各部落敢怒不敢言。由於歷史的新仇舊恨所引發的抗暴計劃悄悄進行。以Mehebu部落為首召集,頭目Mona Rudo領導,並與Boarung, Truwan, Suku, Gungn, Drodux五個部落聯合,於民國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發起抗暴行動,是為日領台時期原住民抗暴死傷最慘烈的霧社事件。事件中,Truwan部落死傷慘重,沒有幾人倖免存活。在霧社事件之後,日人擔心類似事件再次發生,將參與霧社事件之六社遺族集合起來,予以隔離。又發動第二次的霧社事件,除了將有參與霧社事件嫌疑的男丁處死之外,還聯合了其他的原住民族群,對六社遺族的集中所進行屠殺,以示警惕。在我們的部落田野訪查過程中,由後代子孫向上追溯,才赫然發現生卒年不詳的楊毛那(漢名),原來就是Truwan的年輕頭目TemuMona(賽德克巴萊電影人物關係圖中塔羅灣社泰牧‧摩那)。當時他大概二十出頭,育有一兒一女,MonaTemu一歲與 ObingTemu時年四歲。父親MonaPeko在事件中陣亡後,繼任部落頭目,後來在第二次霧社事件中喪生。

川中島時期

        次年五月六日,日人將六社遺族強迫遷移至今日的清流,日人稱之為川中島。這段強迫離開家鄉的殘酷歷史,還深深的烙印在部落耆老的悲痛記憶中。剛來到這個土地貧瘠的新地方,耕種不易﹔加上日警的嚴密監視,根本無法為另謀生計尋出路,生活苦不堪言。在台灣光復後,霧社事件的抗暴行動成為抗日的英勇事蹟,為中華民國歷史所歌頌﹔而清流部落住民也因此得以平反。

今天的Truwan

        Truwan的大部分家族可以說是已經絕後了,現在能代表Truwan社的後代都姓楊。家族漢姓是國民政府來台後,戶口普查時為原住民確定身分而給予的。頭目TemuMona的兒子MonaTemu十歲時因病過世,而女兒,ObingTemu並沒有任何親生的兒女,收養部落的孩子二男一女,並視如己出。由二男AwiWalis代表為Truwan現任的頭目(已非傳統部落頭目的領導意義)。另一個現存的Truwan家庭是UkanNawi現年七十二歲,現有三男二女,兒子們也都在清流。

 

 


1 則迴響

原始宗教現代化的過程 賽夏族矮靈祭

原始宗教現代化的過程 賽夏族矮靈祭

宗教學概論期中分組報告 1999/6/15

指導老師:簡鴻模

報告人:劉月嬌、吳采樂、林沛奕、林孟璇、林家君、賴國任、蘇怡如、蕭宇芯、柯世偉、黃瓘婷、楊穆

前言 原始崇拜的特色

如其他地區受歧視與不公平待遇的原始民族一般,台灣的原住民諸部落,在適應這個異種文明的現代化世界中,也起了相同的效應。這些原始民族的一個重大共同點就是 沒有發展出文字。他們以最自然,同時也是最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,代代相傳。縱使他們有其他民族文化難以理解的生活與面對生命的態度,但在生理肉體上,和全人類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。相對於文明世界,他們一直是被當作是落後的,被上帝遺忘的一群。一般相信,他們保存人類原始的生活方式,是難得的文化遺產,是值得我們研究,並可藉此間接瞭解我們的老祖宗和人類的發展過程。但是仔細探尋之後,其中的意義似乎不僅止於此,原始而又淵遠流長的人類智慧結晶,逐漸的展露其在人類史上的韌性與珍貴性,是不容我們忽視的。在這個小島台灣裡,和我們共同生活的圈子中,有一群一直不被瞭解重視的族群。現在該是我們主動去瞭解學習接受其他一些「新文化」的時候了。

賽夏族傳統文化

生活方式

族居住在台灣北部山地的淺山區域,農耕為其最主要之生產方式,其原始農耕技術與其鄰族泰雅族屬同一水準。農作以旱稻為最重要,其次為栗、甘藷、里芋、山芋等等。而其狩獵生活因居住淺山而多受限制,以鹿、羌、山豬、猴、山貓為主。其使用的漁具有弓矢、魚刺、魚網、魚鉤……,除了上述工具外還有用毒魚法及堰魚法。一般家中飼養家畜有雞、犬、豬三種牲畜,犬隻多用於狩獵,雞與豬則為家庭副業,可供祭典及宴飲時使用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44~45

工藝方面賽夏族多泰雅族相似,以刳木削竹編藤具為器具,以紡織穹麻為衣料,並沒有金屬製的工藝品,僅有利用鐵絲做魚叉、矢鏃而已。在衣飾方面泰雅族相同,以自織的麻布為主要的衣料,加上色線挑繡為紋飾,並有利用商購得的棉布做輔助衣料。衣服的種類有胴衣、背心、胸衣、腰帶、披肩、腰裙、頭巾、膝褲。而賽夏族的男女均對儀容的飾品相當重視,有頭飾、耳飾、胸飾、腰飾、臀飾、腿飾。另一方面賽夏族也有紋身、拔眉、修眉、穿耳、缺齒等特殊的身體紋飾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45~48》(趙秋蓮 口述)

住屋方面,其建築材料以竹、木、藤為主,多為兩三家成一小聚落,屬於散居村落。在家居之內有祖靈袋,這是限於氏族的宗家才有的,也是最主要且具有神聖意義。除了家屋外,仍築有倉庫、畜舍、田舍、獵舍等附屬房屋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48~49

生命禮俗

賽夏族因處於族和泰雅族之間,勢力不及這兩個民族強大,因此重男輕女,認為生男孩就是為族裡添了一張弓,而生女兒就像塵土一樣不值,另外他們視雙生子為不祥之事,必須縊殺他們。而孕婦在懷孕期間有諸多禁忌如:(1)不能參加祭儀及接觸祭物;(2)不能參加出草;(3)參加狩獵時不能走在前頭;(4)不食獸類之心臟及鰻魚之頭(5)不能觸及弓矢及獵具。在生子三日之後必派人通知女方的家人,生男則派近親男子持箭簇一件,糕餅一塊,至女方家通報,女方家亦由一年輕男子持箭與餅,與通報者互換;而生女則改持紡成的麻線一束與女方家交換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49~50

為小孩子命名則是在出生後第六天後由家長執行,而命名方式則是採用父子連名(趙秋蓮 口述,可用祖先的名字但避免與父兄同名,而女子則是避免與母親、姊妹同名,如果小孩子常生病或是家裡不吉祥則可更名,更名時常請異性長者,任取一異性名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50~51

嬰兒在強褓中,未離受乳期間有兩種儀禮,一是在滿月以後,由夫婦抱嬰兒持酒與糕歸省母家,如生男則由母家之家長祝福,生女而則由祖母祝福,並贈珠裙及小孩子的衣服,夫婦住一晚隔天返家。另一儀禮則是小孩子斷乳後舉行第一次祖靈祭,給予小孩試吃米飯及薯芋時,由家長叫小孩子的名字,向祖靈獻糕酒為小兒祝福,表示這個小孩從此已是氏族內的一份子。自小孩長至成人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應屬少年期至青年期中間經過的成年禮。這項禮儀在每年的祭軍神儀禮時一併舉行,從前的祭軍神有獵敵首的行為,參加此項祭儀的青年,須飲祭敵首的酒,才能取得成年資格,加入舞蹈,至於缺齒(打牙手術)及紋面也是在成年前後舉行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51~52

賽夏族男子的適婚年齡為二十至三十歲,女子則是十七至二十歲,通常以男女年齡相同,或是男長於女為原則。而在成婚之前須先訂婚,由男方選定對象後,請同氏族長輩至女方家求婚,如女方同意則與男方求婚者並互換煙斗,以完成訂婚之儀式。而賽夏族南部族群的女方,則在訂婚後選定一株杉樹培植,為訂婚之象徵,不砍伐表示不移之意。訂婚後兩三年擇期結婚,經過一連串複雜的結婚手續,最後才由新郎的父親將一塊拜過祖靈的糕點賜給新娘吃,以表示新娘正式進入男方氏族。另外賽夏族也有劫婚的習俗,這是男女當事人相戀而遭女方家人拒絕的因應方法,是在女方結婚當日,由男方招集親族、兄弟及朋友,事先與女方當事人約定於結婚途中劫持到男方家,然後請人向女方家賠償謝罪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53~54

有關賽夏族人的死亡葬禮。一般族人認為生靈離開軀體就是死亡,死亡有分惡死和善死,兩種的處理方式不同。惡死是橫死、戰死等,在外面死亡的人被發現就在該地埋葬,並舉行火祭,堆石於掩埋處以示禁忌。(趙秋蓮 口述)善死者如在家中,須在彌留之時自床上移自地上,因死在床上也被認為是惡死,惡死者被移至地上後由家人幫其沐浴,斷氣後幫他穿上盛裝,婦女以飯粒塞入死者口中視為辭食,男子則出外找尋埋葬地點,埋葬通常在死亡當日舉行,並將死者生前喜愛的物品當作陪葬品(除武器、小刀外)。埋葬後送葬者於回家距離約二、三十公尺之時,前頭的一人採茅草兩根,插於道路兩旁以阻止鬼魂跟著,而在家門前送葬著須將衣服脫去,用熱水擦身以除穢,然後更衣入室,脫下的衣服則丟棄野外。若家中有葬事則須將束髮的紅繩除去改用麻繩;家有喪祭者不能參加喪事祭儀、出草與戰事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之民族文化〉 P.54「上述的生命禮俗多為賽夏族人從前的習俗,現今有許多習俗因受到漢人的影響多已漢化了,只有少部份風俗仍然保存。」(趙秋蓮 口述)

「巫師是很有生活智慧的人;賽夏的巫術多用竹占(竹子做成的器物),僅是問不用跳舞般的儀式。族人大都問生活上單以解決的事,尤其是小孩難養的問題。巫師並不扮演醫生的角色,比較像是心理治療師。生病的話,有用草藥的秘方,是各家族傳下來的生活智慧累積。若不知該用哪一種時,可以問巫師。」(日智衡 口述)

傳統祭儀

族除了矮靈祭較為大家所知外,還有許多其他的祭儀多與祖靈信仰有關,不過現今因受文化影響多已失傳,只剩部份仍保存著。」(趙秋蓮 口述)

賽夏族人深信靈魂不滅,認為人死後肉體雖化為泥土,但靈魂不會因此而消失而是存在於宇宙之間。亡者在人間有善功或有利於家庭社會,則會進入陰間成為靈;如果是惡死者,則將徘徊於陽世成為惡靈糾纏活人作祟。善靈安息於墓場,會保護他們的子孫。舉行祖靈祭時,這些善靈就會回來與他們的子孫共食,賽夏族的祖靈祭並沒有固定的日期,多是在舉行農耕儀禮後,藉此不但可以向祖靈報告農事進展,更可以祈求祖靈保佑農作豐收。對於祖靈祭的祭祀團體並不是依同姓氏組成,而是照同部落同姓的共食團體組成,祭場為該姓氏的宗家,參加祭儀的人都必須集合於此舉行祭典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主要祭儀與祭祀組織功能〉 P.98~99

初播種祭是由聚落的人共同參加的祭典,舉行在播種的季節,在祭祀前數天,聚落中的壯丁需先去打獵準備祭祀用,又須搗栗釀酒祭祀。當天祭主(由部落內戶主輪流擔任,沒有氏族限制)帶著栗種,在黎明前到達祭田,向東立先樹一根嫩芒草在祭田中央,左手握少許栗蹲下腰閉著眼睛,用左手撒一些種子,再換右手,撒完再經過其他儀式後就完成了播種祭。到了第二天,各家就可以從事播種,但這時各家也需舉行類似的儀式,直到儀式時所種的植物初芽、抽葉一、二枚才可以實際的播種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主要祭儀與祭祀組織功能〉P.101~102

賽夏族還有一些其他的祭儀如敵首祭祈雨祈晴鎮風卡蘭祭等,但現今多不舉行。《賽夏族矮靈祭〈賽夏主要祭儀與祭祀組織功能〉P.104~105

矮靈祭的來由

矮靈祭傳說紛紜,不過故事內容大都類似,而其產生的背景與心理因素,與該族深信「鬼魂」之說有關。《台灣先住民腳印》「賽夏族的宗教信仰是時時放在心中敬畏,並不像一般宗教外顯。」(日智衡 口述)

矮黑人臺灣文獻,日本文獻,臺灣先住各族長老的傳說,及日後學者研究都指出確有其族。

賽夏族 位於環太平洋列島之一,臺灣之原始住民與可能來自中國大陸雲貴高原某地及廣東一帶,屬麥單丹族群,以農為生,約於六百年前乘木舟漂海登《永遠的部落》

賽夏族與矮人族最初的關係

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高僅三尺(約一公尺)的矮人族,叫「他愛」(Taai),住在今上坪溪上游右岸的麥拉阿拉(Mailaara)的山腰洞穴中《台灣先住民腳印》,這種皮膚棕黑,皮膚黝黑、頭髮捲曲、個子矮小、臂力很大,擅長巫術,其農業技術、醫術發達,平日喜歡唱歌、舞蹈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兩族結識了,也在彼此交流間,產生了濃厚的情感。矮人便時常下山教賽夏族人耕種、舞蹈、唱祭歌,因此賽夏文化可說幾乎出自矮人,所以賽夏族人也感激矮人,並於每年收成後,設宴共慶豐年,兩族相處友好融洽。

關係的破壞

人生性淫邪,多次強暴賽夏族的女子,終於賽夏人忍無可忍,在一次聯合大祭典中,於矮人喝完酒,酩酊大醉,興高采烈時,用計殺了矮人,僅留下兩人(據說是一男一女),逃往河流的東方。至於矮人是怎麼死的,有兩種說法:一、賽夏族某青年(也可能是朱姓青年,或朱姓族長,這也是為何朱姓的人主司祭儀的可能原因之一)率眾,趁矮人過獨木橋回途中,鋸橋以致矮人跌入谷底而死;二、賽夏族人趁矮人回途於樹上棲息時,砍斷樹木,以致其跌落地面死亡,其餘的矮人之後也遭到殺害。

祭典的產生

人臨走前對賽夏人說,「賽夏人必因此遭到詛咒。」此後,族人為破除詛咒,又怕矮人的鬼魂,致使天災連年,農作不興,所以隔年舉行矮靈祭一次,贖族人前罪,並祭慰矮人亡靈,「愛他,敬他,卻殺了他,只好祭拜他。」賽夏族代代相傳的矮靈祭,就是這麼來的。(據說矮靈祭儀之所以歸朱姓所司,主要原因是朱姓的人學會矮人所教的祭歌。《台灣的原住民母語傳說》《台灣原住民的祭禮》)

關於矮靈祭

決定儀式的舉行與準備

  1. 結芒草約期

祭典原本每年舉行,日據時代改為兩年一次,經過多次變更,矮靈祭目前訂在隔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舉行。在此之前一個月左右,南北祭團會協調會商,決定祭典日期。(十年大祭則提前兩個月,為擴大舉行而充分準備。《矮人的叮嚀》)過去,族人習慣以結苧繩記日,而矮靈祭準備期間,則以芒草記日,此為結芒草約期。自有日曆後,結繩草記日只是象徵性的儀式。每十日一結,並將打好的芒草,放在長老家中客廳桌上,每過十日去掉一結,藉以表示祭期將近,提醒族人。至於協商會議,南北祭團以輪流派代表到對方祭團的方式會商。商議後進入準備階段,雙方各自進行經費籌募,召開族內大會,製作肩旗、臀鈴、練習祭歌(註一)、舞蹈等準備工作。《賽夏族十年大祭》

  1. 南庄會談

祭典前一個禮拜,南北祭團其部落族人在苗栗南庄鄉公所附近的河邊相會,相傳其聚會地點為賽夏族人發祥地。其開會內容為解決族內問題及商討祭典事宜。「族裡的紛爭都由長老來解決,就好像是法律一樣。」(風照德 口述)其中有些類似告解,如:家中失和,請長者解決、討論上次矮靈祭典之缺失、祭典之重要意義及強調應注意事項。討論後分芒草、練唱祭歌,約在中午結束。《賽夏族十年大祭》

儀式的過程

  1. 告祖請神 告祖請神,是種獻祭,以恭請矮靈的降臨,邀請矮人蒞臨盛會。於農曆十月十三日上午,各姓氏代表集合祭場,殺豬後,以捐款數目分肉(此無關階級),每人手拿竹杯盛酒和竹籤串豬肉,向東方有請矮靈。將貢品留在地上,獻給矮靈享用。請靈時,要站著請,之後結束。
  2. 薦晚餐與迎靈 到了下午,以同姓氏為單位分組,分別至指定地點聚會,各姓氏宗家舉行薦晚餐。以豬肉煮湯,糯米糕,酒做成菜餚,以薦請矮靈前來享受。晚上由族中長者,帶領大家將祭歌一一練熟。朱姓則於翌日清晨祭場上,命人自祭堂將臼緩緩滾出屋外,全體面向東方,肅立於廣場,唱已熟練的迎靈歌。其內容是:「我們邀請矮男矮女,沿河流而來,迎矮人。」朱家媳婦將糯米倒入臼中,以杵打米做成餅狀米糕,連同酒及魚請矮靈用餐。

    農曆十月十四傍晚,各組祭司捧米糕導引矮靈至祭場的會靈所。而祭典三天晚上的歌舞,依習俗包含,祖祭迎神(即迎靈歌舞)娛靈穿插其中,且三晚都是由主祭帶領一群人,從祭堂前,唱著迎神歌緩緩移向祭場中央,圍成舞圈之後,大家紛紛加入,至此每夜皆如此。

  3. 娛靈 正式祭典歌舞開始,是在農曆十月十五月圓之夜舉行。舞蹈中,會以在祭前製做準備的肩旗、臀鈴,使歌舞更有節奏感,甚至十年大祭的祭旗,也都是在當天晚上所出現的。祭旗是十年大祭的象徵,上面綴以少許紅布,而傳統樣式全用白幡。對賽夏族而言,祭旗非常神聖,不可隨便觸摸。相傳矮靈會聚在旗上觀賞祭典。至於肩旗,為每家族必須做一面,其裝飾相當光鮮亮麗,上有鈴鐺,以帶動歌舞節奏或合作做一面月光旗,一面星光旗象徵星月。至於祭典,家人要輪流舞動,不可間斷。臀鈴,則是彈夾做成的,連著背兜之下貼住臀部。跳舞時,前後晃動,叮噹作響,是一種傳統樂器。
  4. 逐靈 到了農曆十月十六日傍晚,則跳催歸舞,至午夜中止。之後,不解舞圈並站立唱一段歌,接著就有長老站在舞圈中間的臼子上訓話(komawas,為天之意,是對天訓勉晚輩之意),其內容為保持矮靈祭優良傳統等。一番訓勉之後,則進行巡酒。巡酒,就是把酒放在場地中央,先敬長老,然後,由執事人員提壺持杯走近舞列,酌酒給面前的舞者飲。
  5. 送靈 娛靈後第三日暮前,即開始歌舞一直到天亮。天亮後,舉行塗泥、饋糧、砍榛木、毀橋等祭儀。塗泥,是族人中青壯年男子於歌舞時,離開舞列。婦女繼續圍成舞圈舞蹈,兩位男子取舊米籩及兩條神鞭(註二),將舊米籩砍開一洞,把神鞭穿過洞口,而後塗上爛泥,在享用過米糕及酒後,將其塗於老弱者背上,據說其象徵意義為改變老弱形裝,以免矮靈返回糾纏。此外,族內青年會上山砍竹節。相傳竹子象徵歸路杖,給矮靈回途跋涉之用,現以竹葉表示饋糧。由朱家二媳婦抱芒草結及糧餉急速跑向東方以饋糧。塗泥者拿舊米籩及砍回的竹節也追趕在後,將米籩和竹節擲下山谷,表示「走吧!矮靈!」會眾也同時擲出桃葉包。之後,四位青年到東方砍伐榛木,在場族人等待跳榛木之舞,此為砍榛木儀式。砍回的榛木一端架於主祭屋(註三),一端用兩根樹枝撐住。架成後墮梢,梢葉搖落後,大家爭拾取擲之。墮梢葉後,青壯年男子群立於西邊,逐一跑步至架下,跳上抓取橫木所繫的芒草結,青年抓下大半,主祭宣佈卸下橫木。青壯年男子,爭先拾起橫木,將之折斷,直至折到最小段,向東方擲出,此為毀架。而盛大的祭典也就此結束。
  6. 祭後 祭典之後,將米糕切好分給參加祭典的人們。此時,酒也拿出來與大家共享。朱家要把米糕和酒,送給卸下橫木的人,以示餽賞。而卸下榛木之家,要宴請主祭一家,及參與矮靈祭有功者,作為答謝。

祭典禁忌

  1. 祭典前的這段期間,部落中每戶的門口、電視、冰箱等貴重物品,全得繫上芒草,族人們也都隨身攜帶,據說可以避邪。同時,長者會不時叮嚀,凡事謹言慎行、莫行歹事、莫要恐懼。此外,這段期間最忌族內失和,各姓氏之間若有爭執,必於祭典前化解,否則矮靈可能會震怒懲罰他們。在矮靈祭的半個月之前,開始練習唱歌跳舞,而這些歌舞在矮靈祭結束之後是不准再有人去唱的。參加矮靈祭時忌諱猶豫不決或是半信半疑,否則將受到矮靈的懲罰。(潘阿妹、風秀蘭 口述)由此可知,賽夏族透過「矮靈」重新作了內部的整合與淨化,以面對共同的生存危機。
  2. 在迎神、送神儀式期間,凡身體不潔或孕婦應迴避,以免遭受不測。
  3. 非族人不得進主祭屋祭堂。
  4. 十年大祭適逢天雨,據族人說是因九月間召開會議時,有人缺席且意見分歧而觸怒矮靈。
  5. 三天祭典中,有族人在舞蹈行列中,突然倒下昏迷不醒。族人以為這是矮靈附身,患者必然做了錯事,才會得病。因此,需由朱、風姓長老為之問靈,待患者認錯,便可清醒。受到矮靈懲罰的人,唯有主祭的朱姓族人才能解除,如綁上芒草,帶一瓶酒等。(潘阿妹、風秀蘭 口述)
  6. 祭典準備至舉行期間,族人可自由練唱祭歌,平時禁唱。而迎神、送神歌,則不能練唱。

矮靈祭的傳承與變遷

日的矮靈祭和從前的矮靈祭已經逐漸有了差異。從前的矮靈祭是莊重且神秘的,在祭典儀式期間是不能吵雜的;而今日的矮靈祭典卻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漸漸地改變了。賽夏族分為南北兩支部族 新竹五峰與苗栗南庄,而傳說中的向天湖則地處南庄(往蓬萊村方向再進入深山)。苗栗縣南庄鄉的賽夏族主要在兩個村落,一是蓬萊村、另一是東河村。「東河村依山勢分上中下三區,泰雅族人住在上區,天性樂觀;賽夏族居中,生活較懶散;客家人駐足於下。整體而言,生活品質較差。蓬萊村是混居的狀況,表現較勤勞,所以生活品質好。」(邱先生 口述)

文化影響

前賽夏族人沒有神主牌位只有祖靈籃,看到漢人的神主牌能記載祖先的姓名並不像祖靈籃只能放置遺物,所以就學漢人用神主牌來祭祖。「客家人勤奮,而蓬萊村的賽夏族受其影響也較勤奮,種植冬蟲夏草,所以較東河村富有。到了矮靈祭前一個月的準備工作時,蓬萊村捐款都較多。賽夏族人因較早和漢人接觸所以會說客語、台語和國語,反而母語不太會說。」(邱先生 口述)

觀光政策影響

府開始重視並倡導原住民文化的傳承。先是解除入山證的束縛,加上大眾媒體的炒作,但缺乏應有的文化素養教育;剎那間,賽夏族矮靈祭的十年大祭變成各國內旅行社熱門的觀光據點安排。外來的觀光人群未必是抱著欣賞原住民文化的心態,而只不過是為在假期中尋找一點新鮮感而來,行前缺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瞭解與尊重,而一時承受不起文化的衝擊。而在臺灣,人潮必定帶來攤販,觀光人潮和流動攤販所造成的影響即是吵雜與垃圾。「外來的人太多了,甚至必須加派額外的人力去維持場地的秩序與整潔,都由年輕人來負責。」(日智衡 口述)「矮靈祭原來是為族人自己而舉辦,然而現在政府開放觀光後,卻有點像是表演性質。族中長老仍堅持傳統儀式,絕不因外在因素而輕易改變,如只允許外人參加共舞。」(風小妹 口述)這樣的結果未必是老一輩的賽夏族人所樂見的,族中年輕一輩對於有利可圖的矮靈祭典,也覺得無可厚非。開放觀光之後,矮靈祭的傳統意義,也似乎被逐漸淡忘而消失中。

賽夏族人的省思

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的田野調查中,認識了一位賽夏族人日智衡先生,目前在蓬萊國小任教,並負責賽夏族母語教材的編輯,致力於保存推廣賽夏族文化,對民族文化的過渡交融有精闢的見解。老師說:「民族與民族間並沒有所謂的同化、融合,那只不是大民族其自認優越的自我意識罷了,如所謂的唐化、漢化。多文化之間的交流有的只是“相互學習”而已。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,矮靈祭的內在意義已不如從前那般彰顯,賽夏族的新新人類們不再認為矮靈祭是個傳承,只認為是個傳統,矮靈祭的內在感恩意義已逐漸流逝,這是我們最該反省與省思的地方。」在田野調查中,我們吃了不少閉門羹,關於矮靈祭,賽夏族人已往受過太多次的訪談,因為言語表達上的問題,常常造成意義上的扭曲與誤解,不但造成其它民族對矮靈祭的錯誤理解,甚至也影響到新新賽夏族人對矮靈祭的印象。於是,賽夏族人大多不想告訴我們,覺得多說無益。

結論 漢民族的自我反省

同的生活型態,卻被一樣的標準衡量,被強迫接受一樣的價值觀。自以為中心的中華文化體系一向就容不下其他民族,自認為優越。即使今天的漢民族已是幾番融合的結果,仍舊拋不開這大中華情感,居然還大言不慚的視其他民族為弱勢族群。而以主流文化自居的我們,看來是相當矛盾的。我們何以有權力去改變這自然的生活方式;如何能告訴他們,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唯一可取的,卻又繼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,至今仍沒有一個解決之道。我們需要去欣賞其他的文化,並擷取其優點,正如民主可以包容不同的意見。我們的問題是,如何加強族群間的共容與和諧,打造一個皆大歡喜的公義社會,尋求一個對尊重生命價值的共識,是我們在研究宗教學之餘,所同時要思索的課題。

補充:

  1. 矮靈祭歌,共十五首,包括三十四節,二百二十九句。每節以一種植物的尾音押韻,為詩形完整,詞義豐富的史詩形式,且以三種方式反覆演唱每一章節的詞句,每一反覆結尾有一長串的虛字。祭歌虛字出現的部分及方式,極為講究,能夠充分烘托要表達的情歌。《矮人的叮嚀》不過,懂得祭歌意思的族人不多,因非普通母語,而是類似古文。從矮靈祭歌中看賽夏族人對矮人的矛盾情感;此舉一祭歌,譯為「冤家」: (請唱山豬肉樹之韻)

    是很尖銳的想法,終於和妻子離婚了。

    她回去了娘家,是高高興興的離去了。

    反而令我油然生憐憫之心,妳是我的妻子。

    (請唱山豬肉樹之韻)

    在山中的(我),連向那山頂,在那吹熄著谷風的山坡上,

    我想念著妳,我的賢妻Wa-aug

    一般賽夏人卻認為這首祭歌含有求矮靈回來護佑他們平安豐收之意。因當年矮靈離去之際曾說:「我們走後,你們將不再豐收,田地會有麻雀、老鼠為害。」唱這首歌時,賽夏族人重溫過去這段恩怨,並表達他們對幸福生活最虔誠的祈盼。而唱這首歌第一節時不動,有拒絕和驅趕矮人之意;第二節則又請矮人回來同歡。整體矮靈祭歌舞展現出的賽夏族文化意義 矮靈祭將與賽夏族人共存亡。

  2. 神鞭(或蛇鞭),據說象徵百步蛇,以樹皮做成。每次祭典須新做一條,與上次祭典留下,便有兩條。朱姓青年揮動神鞭,以制煞避邪,其用意在祈免烏雲或濃霧,以求晴天。賽夏族人以為,天候不佳乃矮靈作怪;因此,舞動神鞭以驅煞避邪。用時,要捲起而用,捲起而歸,像東方抽鞭以示威;意思是要矮靈參加祭典但別作怪,然北祭團未見有此儀式。此外,規定神鞭除朱姓外不可觸及,否則必遭不幸。而賽夏族嬰兒,一生要觸摸鞭神鞭的人肩膀兩次,以祈求平安健康。
  3. 凡是族人心中若有疑問、遭遇困難、家庭變故或自外回來等,可於主祭屋之族中長老面前陳述,由長老賜酒一碗,並在臂上綁芒草解厄。

參考資料

書籍資料:

《賽夏族矮靈祭》〈賽夏族的主要祭儀〉〈風土民俗面面觀〉三台雜誌社編輯組 1986/11/10

《台灣原住民腳印》 洪英勝著 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3/9/16

《永遠的部落》 吳俊傑 知己總經銷 1991

《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 協和台灣叢刊》 陳千武 吳氏總經銷 1991

《台灣原住民的祭禮 協和台灣叢刊5》 明立國著

《台灣原住民籲天錄 協和台灣叢刊》 洪天浚 吳氏總經銷1995

《矮人的叮嚀》 山海文化雙月刊 中華民國原住民文化發展協會

《賽夏族十年大祭 民國七十五年矮靈祭南北祭團採訪錄》 趙福民採編 陳運棟校訂 呂秋文教授指導 1987/3

影像資料:

《矮人祭之歌》 胡台麗策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

《矮靈的祭典》 公共電視

田野調查訪談對象:(除註明外,其餘皆為賽夏族人)

趙秋蓮 女 輔仁大學宗教系四年級學生

日智衡 男 30歲,蓬萊小學教師

風照德 男 60歲,初中畢業,裕隆公司退休

潘阿妹 女 Pa Amai,70歲,日教國校畢,家管

風秀蘭 女 Wawon,56歲,國小肄,經營雜貨店

邱先生 男 (客家人)40歲,鄉公所上班

風小妹 女 (不願透露名字)15歲,南庄國中學生 

 


發表留言

台北市大同區安太歲禮俗田野調查

台灣史專論
4/14/1999

台北市大同區安太歲禮俗田野調查

事由: 調查台北大龍峒保安宮生命禮俗服務項目概況
人物: 保安宮正職服務員林先生(拒絕透露其名)
時間: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十二日星期一上午九時
地點: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

以下為訪談內容。

問: 請問保安宮大多提供民眾什麼樣的服務?
答: 你看上面的牌子都寫得很清楚了,太歲燈、平安燈、功名燈、藥師燈、祈安香油等,這些都是為人消災解厄的。像掛在殿宇簷下,黃色的平安燈是為了祈福,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可申請。

問: 保生大帝是醫神,那麼與其有關,比較特別的服務有那些?
答: 現在最多的是車關,很多人來求行車平安,可以直接向神明來求,也可以求個符帶在車上保平安。也有求身體健康或早日康復的。

問: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有關安太歲的過程?
答: 安太歲是這樣的,一般人犯太歲或對沖,要敬奉太歲星君。這安太歲的來由,你可以到後面的太歲殿,閱讀詳細的說明。到廟裡來安太歲必須儘早預約,否則滿額就不再受理,以農曆新年為一年的開始,元宵前要安好太歲燈,晚了就來不及了。

問: 安太歲燈有什麼過程儀式嗎?
答: 就是寫下姓名和生辰八字放在太歲燈前,每月逢十六日由廟裡主持祈福儀式,頌經之類的,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有謝太歲的儀式,會通知安太歲的人來參加。這個儀式依各廟的性質而有不同,但意義則是相同的。

問: 那麼平常要注意什麼嗎?
答: 要保持敬虔的心,這是當然的啦!偶爾到廟裡來向太歲星君請個安,燒柱香那當然更好。

以下則為保安宮正殿後左側,太歲殿內外的擺設。

外部是鐵皮造牆,內部由天花板看出是木板隔間,三面牆圍成一ㄇ字型廳堂, 開口向右(西)。正面內部有一組供桌與太歲星君牌位,左右牆上是整面的太歲燈,靠近門口的左右各有兩座太歲燈塔。之間置有一黃布覆蓋的矮桌,桌上正中放置一香爐,桌子兩旁置有象徵性的柵欄一對。門口左側貼有一紅紙寫著「太歲殿」,還有一特製說明置於此(註)。說明如下:

太歲星君

歲俗稱「歲神、歲君」六十甲子太歲星君, 太歲是木星,又名太陰、青龍、天一,因職掌人間吉凶禍福,又尊為人類本命歲神。皇極經世記載:天干、地支為天皇所創,黃帝時所用天干配地支,衍生甲子、乙丑、丙寅至癸亥六十甲子,給世人年、月、日、時等生辰八字的運用。

太歲每年各有一位神君換移輪值,當值歲神稱為「值年太歲」。六十神君各輪值一週即一甲子,負責司察世間善惡,鑑罰人間罪行,故人們視太歲為星宿中兇神,故有「太歲當頭坐 無災必有禍」之說。

太歲行週年一次,所遇十二生辰與太歲值宮沖剋者稱「犯太歲」,即出生與太歲地支年相同者稱「正沖」,往下依序六位就是「對沖」,民間從古至今深信太歲可左右人類吉凶禍福,認為敬奉太歲可扭轉一年的命運。

我國古陰陽家以太歲之時令運行,用地支十二字配十二生肖,衍生子午陰陽相剋犯沖犯刑。俗云: 太歲出現來無病也破財。故刑犯沖歲神的人,為避免災厄加身,應於每年元宵前安奉太歲,在家宅或壇廟敬奉太歲,以祈長年順利平安。

註: 在保安宮內的每一尊供奉神明殿前,都有一特製看板架,上有全中文之神明及祭祀來由簡介。